來源:興業研究宏觀⠀
事件: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8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審議《關於十九屆中央第九輪巡視情況的綜合報告》。
解讀:
受上海等地疫情反彈、俄烏衝突等超預期事件影響,第二季度GDP同比下降至0.4%。在此背景下,全年經濟增長目標是否會做出調整?政策當局又將如何穩定經濟增長、化解風險事件?7月的政治局會議為我們進行了全麵的解答。
一、增長目標: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政治局會議要求:“全麵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鞏固經濟回升向好趨勢,著力穩就業穩物價,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實現最好結果。” 7月21日的國常會也提出:“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優先保障穩就業、穩物價目標實現。”上述表態說明,下半年將力爭實現更好的經濟增長,5.5%的全年增長目標或許並非硬性要求,但就業和物價目標仍是重要約束。
從經濟增長來看,為了實現最好結果,政治局會議要求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有條件的省份要力爭完成經濟社會發展預期目標。
2022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各地區GDP累計增速明顯分化,與全年目標的差距在1.1到12.0個百分點之間。從實際增速與目標的差距來看,差距較小的地區為新疆、山西、重慶、內蒙古、寧夏、陝西、山東、福建等地,其GDP累計增速與目標差距在2.0個百分點之內。若不考慮局部疫情影響,實際增速與目標差距較小的地區更有條件實現其增長目標。同時,在實際增速與目標差距較小的地區中,福建、山東、湖北等地的GDP占比更高,是“力爭實現最好結果”的重要著力點。
從就業目標來看,2022年兩會要求將城鎮調查失業率控製在5.5%以內,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100萬人以上。上半年我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為5.7%。因此,要完成全年就業目標,下半年城鎮調查失業率需要下降至5.3%以下。如下半年疫情不出現嚴重的反複,就業目標有望實現。此外,實現新增城鎮就業目標的難度不大。
從物價目標來看,全年CPI目標是3%左右。雖然第三季度CPI同比將破3%,但由於上半年CPI總體不高,全年物價目標有望順利實現。
二、政策應對:保持戰略定力,彌補需求不足
麵對複雜的國內外形勢,我們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又要積極通過宏觀政策彌補社會需求的不足,穩定經濟大盤。
第一,保持戰略定力。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麵臨一些突出矛盾和問題,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
從防疫政策來看,會議明確:“堅持就是勝利。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要綜合看、係統看、長遠看,特別是要從政治上看、算政治賬。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堅持動態清零,出現了疫情必須立即嚴格防控,該管的要堅決管住,決不能鬆懈厭戰。”
第二,彌補社會需求不足。會議強調:“宏觀政策要在擴大需求上積極作為。財政貨幣政策要有效彌補社會需求不足。”與分別討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比,“財政貨幣政策”的提法突出體現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協同配合。
從財政政策來看,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專項債務限額。
“用好”專項債資金主要指提升專項債使用效率,擴大對社會資本的撬動作用,並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上半年各地共安排超過2400億元專項債券資金用作重大項目資本金,專項債券項目市場化配套融資超過5300億元。不過,2400億用作資本金的專項債券約占新增專項債規模的0.7%,表明專項債撬動社會資本的能力還可以進一步提升。
“用足用好”專項債限額主要指充分利用專項債剩餘額度,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專項債實行限額管理,當專項債務餘額低於最高限額時,可動用曆史剩餘額度。2022年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37.65萬億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15.83萬億元,專項債務限額21.82萬億元。截至2022年6月末,專項債務曆史剩餘額度約1.56萬億元,可以動用該部分額度發行專項債券,以彌補下半年發行缺口。
分地區來看,截至2021年,全國專項債曆史剩餘額度約14694億元。基於各地已披露數據,2021年發達地區剩餘額度較多。曆史剩餘額度較小的省份為西藏、天津、黑龍江、寧夏、湖南等地。
從貨幣政策來看,會議指出:“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企業的信貸支持,用好政策性銀行新增信貸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基金。”隨著房地產市場風險的發酵,7月流動性維持寬鬆,DR001甚至一度低於大上海保衛戰時期的水平。2022年第三季度將出現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CPI基數都較低的時期,容易出現經濟與物價數據顯著反彈的局麵。而政治局會議的定調表明,即使CPI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經濟繼續複蘇,貨幣政策仍將保持對經濟必要的嗬護力度。
三、強化保障: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線
從房地產政策來看,堅持房住不炒。會議要求:“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壓實地方政府責任,保交樓、穩民生。”一方麵,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解決保交付的關鍵,在於為問題項目注入流動性。因此,央行可以通過結構性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機構發放保交付貸款。然而,考慮到部分問題項目負債高、去化率低,其盈利可能無法覆蓋融資本息,難以吸引社會資本,可能需要通過變更容積率等方式提高其盈利能力,或改建為保障性租賃房等。另一方麵,壓實地方政府責任。這從中央層麵明確了地方政府在保障商品房交付、維護穩定方麵的重要責任,有助於引導地方政府積極出麵,協調解決交付問題。
從能源安全來看,會議要求:“提升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化體係。” 2022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係”。可見,大型風光電基地、清潔煤電、特高壓將是投資的重點方向。
從金融安全來看,要保持金融市場總體穩定,妥善化解一些地方村鎮銀行風險,嚴厲打擊金融犯罪。
同時,會議要求,要以改革開放為經濟發展增動力。會議主要提及三項改革:第一,要繼續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第二,要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完成平台經濟專項整改,對平台經濟實施常態化監管,集中推出一批“綠燈”投資案例;第三,要積極促進出口、擴大進口,做好技術、外資引進工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文章轉載自:新浪新聞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