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為什麽要帶假發(香港為什麽律師都戴個發套?小編為大家解釋)
律師的形象最讓人印象深刻。
他們是這樣的:
和這樣的:
你一定也曾納悶
為什麽他們都要這幅打扮呢?
香港曾長期作為英國的殖民地,司法製度也沿襲大英特色,出庭戴頭套根本上遵循的是英國製度。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為什麽英國會有這樣的傳統呢?
為什麽要戴
說法一
因為脫發,中世紀,英國地區的司法人員們因過度勞累,頭發掉得厲害,禿頭很常見。
為了保持良好的形象,律師和法官約定俗成在法庭上都統一帶上白色假發套。
戴頭套能有效緩和尷尬的氣氛……
說法二
還是因為脫發,1620年前後,
路易十三為了掩蓋自己禿頂而戴假發,皇室和貴族爭先效仿,包括法官和律師在內,
於是將這種時尚之風帶入了司法之中。
說法三
增強威嚴感
還有一種說法是,為了強化法庭和審判者的威嚴和權勢,讓法官和律師不受主觀影響,
保持公正的態度,於是法官和律師之間就用發套和法袍營造一種“非人化”的氛圍。
帶上頭套,是為了遮住頭頂的青天,此舉代表著無論世俗的道德和標準如何,都要排除外界一切幹擾,最大程度的保護當事人的利益。這個是TVB裏麵說滴……
並非都要戴
在香港,法官和大律師需要帶頭套,事務律師則不用。
大律師(barrister)是出庭律師,事務律師(solicitor)接近於非訴律師,在香港大律師可以在高等法院、終審法院出庭,需要戴假發,事務律師則不行,除了承擔非訴訟類案件外,隻能在專門法院活動,比如治安法院。
迫於納稅人的壓力和法律界內部的呼聲,
英國法院已經宣布自2008年10月2日起非刑事類案件,
法官和律師可以不用佩戴發套,
估計除了提前謝頂的法律從業者外,多數人都會對這項決定感到歡欣鼓舞吧。
越久越有派,英國法律界有一種說法:
假發戴得越久,越老越髒,顏色越深,說明你吃法律飯入行的時間越長。
如果是法律世家,孫輩佩戴的發套大多繼承自祖父一代,傳承的是資曆與威望。
因為假發使用越久,顏色也會變深,(同時也會越髒,並出現掉毛的情況)
如果出庭時看到這種假發,往往意味著該名律師有著深厚的庭審經驗。
從某個意義上講,頭齡越老的假發已經成為律師們招攬生意的招牌。
而法官的老古董假發也代表著自己是富有審判經驗的老字號了。
發套不便宜,早期的假發套是用人的頭發製作的,比如債務人用頭發抵債。
或者直接用死人的頭發……
1822年開始用馬鬃製作發套,但是人工成本很高。製作一個假發,
需要一位熟練的工匠花費44小時,稍微上點檔次的,
價格都在1000-2000英鎊左右,還需要定期的清潔和維護,最普通的也不低於300英鎊。
(300英鎊約等於2673.87RMB)反正,剛剛小編在某寶上搜索了哈,最便宜的也要2500元。
款式有很多,假發的款式也有很多,
有披肩大假發和齊耳短假發,還有垂著小辮子的短假發。
披肩大假發一般是,法官在一年一度的法律年會上佩戴,平時工作時則不會戴。
小辮子的假發一般是暫委法官
(未正式任命的法官)
和特委法官
(大律師和休假法官中挑選出來臨時擔任的)
在開庭時佩戴。雖然時過境遷,
大多數情況下,在英國、中國香港仍然保留戴發套這一習慣。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小礼物走一走?雪碧可乐来一罐!」
还没有人赞赏,支持一下吧
哇~真是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