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帝先還表示,本輪融資將全麵支持新一代GPU芯片量產、前沿技術研發及全球化市場拓展。
但象帝先並未透露安孚科技的投資情況,隻是表示“公司已成功完成數億元新一輪戰略融資”。
近日,有投資人向安孚科技致電谘詢。據安孚科技對投資人表示,投資象帝先是看好該公司未來GPU芯片發展前景,計劃投資總額約1億元,但需要逐步落地。至於投資方式,安孚科技表示,已經與其他投資人成立GP(普通合夥人),並與投資方組成新LP,以這種方式對象帝先進行投資,雙方已經簽署投資協議。
當投資人問及安孚科技是否打算並表象帝先時,安孚科技方麵表示,並表需要達到對象帝先控股或達到實控製,目前投資程度還未達到,後續會根據象帝先的業績情況再考慮是否進一步投資。
從安孚科技對投資人的介紹來看,安孚科技投資象帝先並不是一上來就大舉投入,而是逐步試探,簡單來說,後續是否能讓這次投資落地,還要看象帝先自己有沒有“真材實料”。
安孚科技這次戰投象帝先,更像是實控人袁永剛向GPU芯片領域邁出的“一小步”,未來能否成為安孚科技在南孚電池業務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還有很多未知。
“富二代”袁永剛“資本套娃”,
超600億資本版圖曝光
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安孚科技是以南孚電池為主,布局零售電池和儲能業務的公司,和GPU芯片領域的關聯度並不強,為何袁永剛要用安孚科技投資象帝先呢?
這就牽出了袁永剛背後的家族企業了。
袁永剛其實是個“富二代”,他的父親袁富根出生於1951年,一手創辦了蘇州市東山鈑金有限公司,後發展為國內精密鈑金與壓鑄行業的龍頭企業。
袁富根曾連續多次被評為江蘇省技術進步先進工作者、蘇州市十佳民營企業家,他創辦的東山鈑金有限公司也在2010年4月在深交所上市,這就是國內PCB(印製電路板 Printed Circuit Board)龍頭企業——(002384.SZ)。
東山精密上市後,袁富根退居二線,隻擔任東山精密高級顧問,把家族企業交給兩個兒子袁永峰、袁永剛運營。其中,弟弟袁永剛擔任東山精密董事長,哥哥袁永峰為董事、總經理。
在兩兄弟的合力之下,東山精密上市後持續並購多家公司,現在已經是總市值超500億元,擁有全資、控股企業達70餘家的“龍頭”電子企業,業務涵蓋電子電路、光電顯示和精密製造等領域,是蘋果、Meta 、特斯拉等巨頭的供應商,其柔性線路板、印刷電路板的規模分別位列全球第二和第三。
在父子三人中,袁永剛尤其擅長資本運作,他通過多層嵌套的方式控製多家公司。
其中,袁永剛直接持有(300862.SZ)23.94%股權;袁永剛、王文娟夫婦共同控製的安徽高新金通安益二期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持有藍盾光電7.45%股權,袁永剛、王文娟夫婦合計控製藍盾光電31.39%股份,為藍盾光電實際控製人。
袁永剛對安孚科技的控製權也是通過層層嵌套完成。
安孚科技2023年財報顯示,袁永剛、王文娟夫婦通過金通智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有深圳市前海榮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榮耀資本”)98%股權,榮耀資本為合肥榮新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合肥榮新”)的執行事務合夥人。
2019年11月21日,合肥榮新成為安孚科技的控股股東。目前合肥榮新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擁有安孚科技22.41%股份的表決權,為安孚科技的控股股東。通過上述股權架構,袁永剛、王文娟夫婦為安孚科技的實控人。
截至3月6日中午,東山精密、藍盾光電和安孚科技三家上市公司總市值合計約648億元。
百億財富登榜,
袁永剛瞄準芯片投資
隨著一係列資本運作,袁永剛家族財富也水漲船高。
早在2019年,袁永剛家族就登上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當年財富值90.5億元、排名第296位。而到2024年10月,袁富根家族財富估值已達135億元,位列《2024年ⷨᦽ䧙榜》第371位。
但即便家族財富過百億,袁永剛仍未停止資本投資的步伐。
東山精密、藍盾廣電的“主攻”方向分別是電子電路和環境、交通、氣象等領域的分析測量儀器,和數據服務關係密切,這讓袁永剛看上了與AI相關的領域,芯片行業正是其核心地帶。
在投資象帝先之前,袁永剛實控的藍盾廣電早在2024年4月就參與投資了星思半導體,後者的主營業務包括5G/6G通信技術相關的全場景天地一體化基帶芯片。
到這裏,袁永剛實控的藍盾光電和安孚科技都投資了芯片企業,可見芯片領域已經成為袁永剛的主要投資方向。
但不得不提的是,星思半導體2023年全年收入量級僅為1200萬,但虧損量級卻達到4億元,象帝先則在2024年遭遇“股東起訴“、“解散風波”等困境,袁永剛所麵臨的投資風險可不小。
此外,袁永剛實控的上市公司也遇到了一些發展瓶頸。
其中,藍盾光電在2022年、2023年連續兩年出現營收、淨利潤雙雙同比下降。2024年業績預告顯示,藍盾光電淨利潤預計僅550萬元~800萬元,同比大降80%以上,且扣非淨利潤將出現上市以來首次虧損,虧損額預計在1300萬元~1550萬元之間。
而袁永剛家族的“根基”東山精密,近年來的業績增速也出現下滑,其2022年和2023年的營收規模分別為315.8億元和336.5億元,同比分別為下降0.67%和增長6.56%,而2015年到2021年的年度營收增速都在13%以上。
不僅營收增速下滑,東山精密2023年淨利潤19.65億元,同比下滑17.05%,這是東山精密自2020年以來,首次淨利潤同比下滑。截至2024年前三季度,東山精密營收264.7億元,同比增長17.62%,但淨利潤僅10.67億元,同比下滑19.91%,增收不增利的情況非常明顯。
與之相比,安孚科技的營收、淨利潤均保持增長,但主要業績來自南孚電池,其業務單一性很明顯,對南孚電池的依賴度也比較高。
天眼查顯示,目前袁永剛實控的企業已經多達23家,橫跨金融、製造、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租賃和商務服務等多行業,這還隻是通過第一層股權關係進行的統計。
未來,袁永剛能否在芯片領域投資成功,他還會把資本觸角伸向何方,值得資本市場持續關注。
你還知道哪些國產芯片“獨角獸”?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www.gmwdxx.com/Jj4y9x/0.html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