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月亮(古人關於月亮知識,不止神話傳說,還有數據與文化)
對於現代人來說月亮不神秘,因為人都上去過了,上麵即沒有嫦娥也沒有玉兔。但在古人的眼中月亮又會是怎麽樣的呢?在古人眼中月亮和太陽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兩個天象。皇帝降生要麽夢到太陽到懷裏,《史記》就記載漢武帝的娘生漢武帝的時候夢到太陽入懷然後生下了武帝。大禹母親在外麵看到月亮精華如同雞蛋一樣,好奇撿來就含在嘴裏,後來就懷孕,再後來就生下了大禹,這個故事記載在《遁甲開山圖》中。東吳大帝孫權降生的時候,他老媽就夢到月亮跑到懷裏來了,生孫策的時候是夢到太陽進來了。
《搜神記》記載:
1、 月亮的來曆孫堅妻懷權,夢月入懷。告堅曰:"妾昔懷策,夢日入懷,今又夢月。"堅曰:"子孫興矣。"
這個在古人的眼中是一個大問題。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將太陽和月亮聯係在一塊。《禮記》中說天上有太陽照耀大地,然後天地之和後才有月亮出來。
地秉陰,竅於山川,播五行於四時,和而後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當然還有幹脆就說是地上的太陰之精所化。
太陰之精,上為月
這兩個看法有些和現在的科學認識相近,因為古人認為月亮從屬於地球而非太陽,現在科學發現月球是地球的衛星,而非太陽的。
《五運曆年記》裏麵說的,太陽是盤古的左眼化的,右眼就是月亮,這就是純傳說了。
首生盤古,垂死化身,氣成風雲,聲為雷霆,左眼為日,右眼為月
月亮有多大呢?
有一本叫《長曆》的書是這樣記載的:
月徑千裏,周圍三千裏,下於天七千裏。
月亮轉的有多快呢?
王充寫了一部無神論的著作《論衡》是這樣說的:月行一日一夜行二萬六千裏,與鳧飛相類
現在測算月亮公轉一秒大概是1千米左右,一夜是在八萬左右,相差還是挺遠,不過古人也是挺厲害了。
光照麵積
月照四十五萬裏,這個數據是記載在《地說書》中,怎麽計算出來,知常容也不清楚。
2、 誰住月亮上?月亮上有什麽這是古人最關心的問題,用肉眼去看月亮是有陰影的,那陰影肯定是因為上麵有東西,這是古人的思維,那是什麽東西呢?有人說是吳剛伐桂和嫦娥嗎?其實不是,你們絕對想不到古人最早認為月亮上的原住民居然不是嫦娥也不是吳剛,而是蟾蜍。
有人會說,那麽惡心的東東怎麽可以住在月亮上麵呢?蟾蜍在古代的神話體係中地位還是挺高的,比如劉海戲金蟾,那金蟾是送財的。這主要源於古代對蛙的圖騰崇拜相關,而後來因為蛙的外形太過於弱小,慢慢地位就下降了,最後就不被人重視反而是輕視了。
那月亮上的蟾蜍是怎麽來的呢?
月亮三日形成了月魄,八天就能發光,然後蟾蜍體就穴鼻始萌,穴鼻就是兔子。
蟾蜍和兔子就這樣來了,他們都是月亮的精華所身,而且代表的意義不同。《春秋元命苞》講出這兩者的作用:
兩設以蟾蜍與兔者,陰陽相居,明陽之製陰、陰之倚陽。
蟾蜍代表陽,而兔子代表陰。
這個觀點在晉代葛洪寫的《抱樸子》中也得到了繼承。葛洪認為:月生始二日蝦蟆始生
如果月亮的原住民應該是蟾蜍。
那嫦娥又是怎麽跑上來的呢?東漢的天文學家,大家熟悉的《數星星的孩子》中的主人公張衡他在他的著作《靈憲》有交代。
羿請不死藥於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以奔月,托身於月,是為蟾蜍。
嫦娥化身蟾蜍?所以這裏蟾蜍還是原住民,唯一不同的時不是月精所化而是嫦娥所變。
3、 月食怎麽辦?月亮在古代被視作是太陽的配合,日為君,月為臣。晉楚大戰在即,呂錡在戰前夢到射中月亮。他馬上推測自己明天肯定能射中楚王,如果夢見是太陽,那就是要射中周王了。結果還真是準,他將楚共王的眼睛給射中了。不過可惜的是他的夢沒有告訴他結局,因為楚國當時還有一個神射手養由基,所以他就被幹掉了。
月食出現之後,誰會受難呢?《禮記》認為這是女人不修德造成的。誰要扛這個鍋,那就是一國之後,她要怎麽做呢?
月蝕則後素服而修六宮之職,蕩天下之陰事。
這隻是開始,然後還有新的動作。
月食剛開始的時候皇後要提著鼓來到台階前麵,拿著棒槌擊鼓三下,宮裏的人就忙成一團,他們要幹什麽呢?皆擊杵救之。
月亮已經月食了,皇後要穿白色的衣服,如同孝服一樣,三天沒有音樂和玩鬧,這跟死了親人一樣的。大約的意思就是贖罪吧。
結語這大概就是古人關於月亮的認識吧,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古人的厲害,用肉眼的觀察然後能得出與現代科學很多相吻合的觀點,這是難得可貴的,有人說中國沒有科學精神,隻有感性認識,那隻是那部分書籍你聽到的少,接觸的少而已。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你去挖掘去發現才會知道它的偉大和延綿。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