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師說】中國工商銀行趙問峰:做長期正確的事
2024第八屆“銀華基金杯”新浪理財師大賽全國總決賽已順利落下帷幕。新浪財經將采訪今年的個人賽十強選手,做客《理財師說》訪談欄目,分享他們的理財幹貨與理念。
本期對話嘉賓:趙問峰

個人介紹:
就職於中國遠程銀行中心(石家莊),2012年入行,RFP、中級黃金投資分析師,先後獲得工總行原電子銀行中心服務標兵、總行年度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並曾獲評2023年銀華基金杯ⷦ𐦵ꩊ理財師大賽“優勝理財專家”、“2024年福布斯ⷥ中國優選理財師評選全國TOP60”等行業賽事榮譽。其從事遠程客戶維護、理財谘詢等工作近8年,對客戶的投資及消費規劃有獨到認識,累計指導與解答客戶投資產品選擇及消費融資方案逾千筆,涉及資金超億元。曾擔任2萬餘名客戶的線上客戶經理,現從事遠程客戶關懷維護工作。
財富理念和口號:
財富理念上我是比較典型的“長期主義”,無論是在自己的投資實踐,還是在日常工作中緩解客戶恐慌情緒也都是基於這個理念。特別是這次備賽中,發現銀華基金有句slogan叫做“做長期正確的事”感覺很受用,找到了相投誌趣的人。所以如果允許,我還想借用這句話作為我的的口號:做長期正確的事。
大賽寄語:
從2019年第一次參加團隊賽到如今,前後參加了5屆理財師比賽了,總體感受是賽事舉辦越來越精彩,考察的選手技能都越來越貼近實際,邀請的評委老師的主題分享也都緊扣業內的重大變化,對我個人的提高是巨大的,再次希望賽事能長久的開辦下去,並越辦越好。
人口老齡化如何影響投資者行為?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金融市場將麵臨一係列新需求新變化。給我感受比較深的有以下兩個方麵:
⠠一是在銀行業務和財富管理方麵,有適老設計的產品或服務會體現更好競爭力,如在銀行同時銷售的諸多理財產品中,能夠提供較為簡化的申贖機製的產品往往更受大齡客戶的青睞。
⠠二是對產品的評價和選擇依據不再“唯收益論”:隨著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客戶不再單單純關注收益水平,而會更加注重投資的穩健性。
而對於這種變化,我還是要借用銀華基金的那句口號,建議投資者做長期正確的事。具體而言,還應貼合不同投資者的實際投資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差異化調整。比如年輕人的夢想基金就可以選取雙創主題指數、人工智能主題等成長性良好的題材,畢竟發展的問題還得在發展中解決。而叔叔阿姨們的養老金就要選擇多持有債券、優先股等穩定收益類資產產品,才是妥善之選。
對於穩健投資者的產品推薦。
我會建議尋求穩定收益的投資者可以關注以下類型的投資產品:
首先肯定是存款與類存款類資產了,比如耳熟能詳的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大額存單、儲蓄式國債(國庫券)、貨幣基金等這些了幾乎是風險零風險的產品了,非常適合短期閑置資金的配置。特別是經曆了最近幾年的各種突發情況後,估計任何投資者都會重新評估,“零風險”本身的巨大價值了。
其次我會推薦關注債券ETF及其聯接基金,這類產品“批量”投資於債券市場,風險和收益略高於貨幣基金,但相對股票型基金仍較為穩健。
另外,我個人對配置黃金資產是有執念的,我個人認為投資者少量(不超過總資產的10%)配置黃金也是大有益處的,因為黃金作為傳統的避險資產,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時,其價值就會快速凸顯,具有保值和對抗通貨膨脹的功能,目前黃金資產最大不足就是不能孳息,如果可以接受可以考慮使用黃金ETF或其聯接基金的方式來進行配置。
這些產品在當前市場環境下具有吸引力,主要是因為它們提供了相對穩定的收益和較低的風險。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投資者更加傾向於選擇那些能夠帶來穩定回報且風險可控的投資產品。同時,這些產品也符合了投資者對於資產配置多元化的需求,有助於平衡整體投資組合的風險和收益。
對於一線城市年輕群體的投資建議。
看到這個問題,相信很多理財師甚至一些廣有投資經驗的投資者都會湧現一個想法,那就是多元配置。但從我個人從業經驗來看,我認為這個如何來實現資金增值的問題,暗含了一個並不為人所關注但是卻至關重要的邏輯前提,即首先要實現資金的保值。由此著眼,我認為作為投資經驗較少的年輕人首先要警惕的就是“為了配置而配置”,須知多元配置需要投資者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各類資產、市場動態以及經濟環境。對於經驗較少的投資者而言,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深入了解每一個投資領域,導致配置決策過於草率或盲目。對此,我認為對於一線城市投資經驗較少的年輕人來說,在處理“一筆幾十萬的閑置資金”時,應該允許自己有一個成長的過程,可先從我上一題中介紹的如大額存單、儲蓄式國債等基礎產品入手,在利用當前發達的媒體資源學習了解進階投資工具後,再結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來循序漸進的豐富資產配置種類,或才更為穩妥的投資選擇。
评论留言